新闻动态
后期钢铁行业供需形势分析
舞钢联众钢铁 发表于 2020-4-2 阅读:10259
随着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陆续落实,目前,中国新冠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下游用钢行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快,钢材需求形势好转,钢材价格在3月中下旬也止跌趋稳。笔者认为疫情对钢铁行业供需端形成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二季度随着疫情的缓解以及国家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的加大,钢铁行业供需基本面将出现改善。下半年随着一系列宽松政策的落地见效,经济将有望出现快速复苏,钢铁行业供需基本面将进一步好转,全年钢材价格和钢企盈利重心较2019年有所下移,但仍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
笔者预计2020年螺纹、热卷期货主力合约波动区间在3000-3800元/吨,现货价格波动区间在3200-4000元/吨,长流程钢厂吨钢毛利波动区间在0-500元/吨。
从供应端来看,2019年,中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99634万吨、80937万吨和1204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3%、增长5.3%和增长9.8%,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产量的快速增长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政策端开始发力守底。1月23日,发改委及工信部发布《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表示自2016年以来,各地区实施了一批钢铁产能置换项目,但实际情况中,部分产能置换项目手续不完善,有存在借机扩大产能的情况,决定自2020年1月24日起,不得再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不得再备案新的钢铁项目,并开展现有钢铁产能置换项目自查,已投产的要确保被置换产能全部拆除到位。《通知》如果执行严格,将对钢铁行业供应端形成一定抑制,有利于市场供需趋于平衡。
从需求端来看,疫情对一季度下游建筑及制造业均形成较大影响,但需求会延后但并不会消失。从中长期看,短期冲击不会改变长期钢材需求不悲观的逻辑。同时,从中央的意图来看,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没有改变,面对突发疫情的挑战,国家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各项稳增长政策将会尽快落地。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强调,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了推动经济复苏,各个地方政府密集公布了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3月10日,有25个省区市公布了未来的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9.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7.6万亿元。目前各地新基建投资计划正加速推出,预计年内投资规模将达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将维持较快增长,将有利于钢材需求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成本端来看,2020年海外主流矿山产量将恢复增长,累计将增加约5800万吨,包括淡水河谷增量约3500万吨,必和必拓增量约500万吨,罗伊山增量约500万吨,英美资源增加约380万吨,力拓增量约200万吨。国产矿也仍有一定的增量,预计2020年国产精粉产量将增加800万吨左右。而全球生铁增量为2000万吨左右,对应铁矿石需求增量在3500万吨左右。铁矿石供给增量明显大于需求增量,价格重心或将下移,预计2020年铁矿石均价为80美元左右,较2019年下降约14%。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中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海外疫情不断爆发,欧美成为重灾区,多个国家为抗击疫情局部采取了封城、中断交通、停工等措施,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不断显现。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恩表示,目前m,全球经济停摆的规模相当于全球GDP的25%-35%。3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表示:“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或将出现衰退,至少像金融危机一样糟或更糟,但我们期待2021年能够出现反弹。”
当前,中国虽然已通过巨大努力和一季度的经济代价换取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但海外疫情的不断蔓延,对国内经济将形成负面影响。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海外疫情蔓延造成的海外订单下降,钢材出口受阻的情况已开始出现。另外,部分国家采取限制人员流动以及港口作业,对国内钢厂铁矿石资源保障也正在形成一定影响。如果海外疫情迟迟得不到控制,中国钢铁企业生产及出口订单将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点需要引起足够重视。